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半岛综合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跑者如何选择个性化的训练课表?

2025-01-16 13:59:0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跑者如何选择个性化的训练课表?晓明哥对此的建议是,一周安排三次,不建议周末一次跑完,做个“周末战士”,此外再安排一些力量练习,增加肌肉力量。

  即便是这样的跑步锻炼,也可以安排心率区间在65%~75%最大心率的Z1及85%~95%最大心率的Z3结合的锻炼。

  如果跑者希望进一步提升耐力,就可以考虑采用新的训练体系,按照周期训练理论,进行系统、全面、科学、有计划的训练。

  简单的说周期训练就是在一段完整时间,提升受训练者专项能力、并充分挖掘潜力为目的进行有逻辑、分阶段的训练过程。

  对于跑者来说周期训练就是围绕某个目标或者某一场赛事,在一段时间内,分阶段、分步骤的训练方法。

  周期训练的核心内容:不同训练时期负荷量与强度的比例不同、不同训练时期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例不同。

  过渡期与一般期训练(晓明哥有时会合并称之为“准备期”)强度通常较小,同时这个阶段距比赛日尚有较长时间,跑者则通常以基础耐力、一般身体素质训练及优化跑步技术作为重点;

  专项训练期,是指赛前6~10周,跑者会模拟比赛速度及赛前减量训练,增加比赛能力及消除疲劳调整状态,以实现最佳状态参加比赛。

  既然是训练课表,那么就要围绕目标来进行,对于跑者来说就是比赛目标,比如跑者计划破全马330,那么就意味着跑者要具备在比赛中以4分57秒配速维持3个半小时持续奔跑的能力。

  正是在周期训练的指挥棒指导下,跑者按照训练课表中每一堂训练课的具体配速、方案执行训练,就能实现耐力提升,从而最终具备比赛配速能力,正所谓水到渠成。

  2、是否有明确的参赛目标,并基于当下的自生能力出发,能随着时间推进,根据能力提升可拓展,逐步达到目标马拉松成绩;

  举例来说:下图所示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全马训练课表,一共训练20周,告诉了每次跑量。除此以外,没有任何信息,既没有配速信息,也没有具体训练方案,更不提训练目标,这样的训练课表就不明确。

  本课表采用基于比赛配速的支撑阶梯训练法,把跑步分为两类:基础有氧训练和专项能力训练。基础有氧训练包含基础有氧及专项能力训练之后的恢复跑,强度安排为基于你当前能力下全马预测配速的60%~75%。举例来说,你现在5公里全力跑的配速是5分10秒,按照86%5公里配速,制定马拉松训练配速MP,就是5分53秒,60%~75%MP的配速就是8分15秒~7分22秒。专项能力训练跑为全马预测配速的80%~115%,为7分04秒~5分。

  好的训练课表需要满足有明确的备赛目标并基于自身能力可扩展、体现周期训练思想,有明确的训练方案和配速要求,满足这三点的才是靠谱高质量课表。

  本文抛砖引玉,引导更多跑者无伤PB。慧跑自2015年成立伊始 就将提升跑者能力为己任,并研发出“无伤跑法”,服务了无数跑者。课表之外的力量、跑步技术等训练,请参阅《无伤跑法2》。

href=""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