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半岛综合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从私塾学堂到现代化教学楼……我敢保证有你的回忆

2024-02-26 10:05:1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从私塾学堂到现代化教学楼……我敢保证有你的回忆解放前,私塾是双流最为常见的教育形式之一。新中国成立后,双流教育告别了旧的封建教育制度,传统私学经过改造后,统一实行新的教育制度。

  解放后,双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接管和改造旧学校。1950年,双流有计划、有步骤地接管、接收了辖区内的公、私立中小学。同时,实行新的教育制度,贯彻为工农子女开门办学的方针,在城镇乡村举办职工、农民夜校,进行识字、扫除文盲和时事教育。

  1953年,双流普通中小学发展开始纳入国家计划,实行计划招生,小学就近入学。到1957年底,双流共有乡中心小学和村小445所(其中民办小学194所),在校学生55946人,教师1636人;中学5所,在校学生3859人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都有较大发展。

  1977年,全国恢复高考,双流教育也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。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,双流各级各类学校都加强了思想工作,积极开展“学雷锋、树新风”“五讲四美三热爱”和创建文明学校活动。1985年,经成都市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组验收合格,双流符合要求,基本完成普及初等教育任务。其间,双流的师资培训工作也进一步加强,教育普遍得到恢复和发展,1981年底,全县非文盲人数占青壮年总数的85.4%,基本上扫除文盲。

  1985年,《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》颁布,犹如给艰难摸索中的双流教育点亮了一盏明灯,指明了前行的正确方向。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,双流积极贯彻《决定》,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,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,从上到下,党委重教、政府兴教、全民支教,双流驶上了“教育强县”的快车道。

  进入新世纪,志存高远的双流人响亮提出“全面建设小康双流、争创西部第一强县,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”的奋斗目标。围绕这一宏伟目标,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抓实干,开拓创新。

  奋力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化发展、全面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、加紧实施教育强镇建设……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之下,双流教育阔步迈向规范化、现代化,不断取得新成绩。

  2002年,双流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到82.5%,在成都市郊县率先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;2006年,双流在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学杂费的基础上,率先在全省免除农村户口初中学生课本费;2008年免除小学生、初中生课本费,2009年开始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政策;到2011年,在全省率先全面实现12年免费教育。

  2015年,双流公益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0%以上,率先在全省实现每个镇街都有公办建制幼儿园。2017年,双流教育惠民又出大手笔,在成都市率先全面免除公益性幼儿园3~5周岁双流籍在园幼儿保教费。至此,双流实现从学前至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。

  从1995年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双流教育以敢为人先的精神锐意进取、与时俱进,先后荣获“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地区”“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地区”“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”“四川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”“四川省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”等荣誉称号,获市级以上各种奖励180余项,教育整体水平处于中西部县域地区领先地位。

  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上双流从未停止脚步。近年来,双流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,全面提升教育品质,实现了双流教育高起点上的新跨越。

  双流中学万科第五城学校、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学校(常乐校区)、棠湖小学(南区)等一所所新学校拔地而起。走进校园绿意葱茏,学子们可在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上驰骋,也能在生机盎然的绿茵场上运动,还可以在设施齐全的艺术教室里蹁跹起舞……

  着力改善办学条件,优化学校布局结构,合理配置教育资源,让每一个孩子都能“有学上”“上好学”,双流教育的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。2016年,全区共完成胜利幼儿园等15个幼儿园建设,启动8个中小学新、改、扩建项目。2017年,全区新建成15所公办幼儿园,9所优质民办园转型为公益性幼儿园,新增公办和公益性学位7000余座。2018年,全区完成迁建黄水小学等6个学校建设项目,5所优质民办园转型为公益性幼儿园,增加公益性学位1000余座,9所幼儿园被认定为普惠性幼儿园。

  截至目前,全区有公办学校69所,其中公办幼儿园24所,小学20所,初中12所,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,普通高中4所,职业高中3所,特殊教育学校1所,社区教育学院1所;有民办学校146所,在全区构建起现代教育新格局。

href=""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