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半岛综合体育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分类>>

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杨七洲: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《夕阳光影》出版

2024-02-26 09:59:49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老照片里的贵州故事 杨七洲:用影像见证时代摄影作品集《夕阳光影》出版“我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摄影记者,我的命运也因为摄影被改变。”在贵阳市宝山北路368号贵州日报报刊社宿舍区,83岁的老人杨七洲将自己50余年来拍摄的照片予以整理,其中既有在《贵州日报》做摄影记者时记录的贵州重大历史事件,也有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影像,还有退休以后与夫人生活的美好瞬间。

  提到杨七洲,许多《贵州日报》老报人都印象深刻,不仅是因为他为贵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,同时,他谦逊和善的性格让人倍感亲切。

  1940年,杨七洲在赤水河畔出生,时而平静时而奔腾的赤水河给幼小的他留下“这条河究竟流到哪里”的诸多疑问。

  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在经济水平普遍较低的当时,杨七洲的父母生活贫苦,父亲在赤水河做纤夫,从事拉船、放排等工作,一家老小靠着父亲一膀子力气生活,每当听到船工号子,杨七洲便不由得想起父亲。

  母亲是典型的农村妇女,从生下杨七洲以后便许愿开始吃素,目的是为修德,希望修来的这些“德”可以福报到孩子身上,健康成长。

  那个时代,生活在河边的多过得很苦,既没有土地,又没有好的营生,只能是找一碗吃一碗,“保全”这一名字寄托了母亲对他的爱。

 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,杨七洲开始读新学,在太平渡读到小学4年级。1953年,学校房子被水淹,他才转到贵州来读书,一直到高中毕业。

  “我之所以怀念母亲,就是因为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,母亲还要供我读书。”谈到母亲,杨七洲眼角湿润,声音颤巍。

  次年,杨七洲参加工作,工作地点是赤水县农业局,因为有些文化,他被当成培养对象,被派到遵义四清工作队工作,后被推荐到贵州日报社。1966年,贵州日报记者赵世熙到遵义调取杨七洲的档案。

  “党的光辉照我心,这句话很贴切,如果没有党,没有新中国的成立,我很难想象在那么苦的环境下能成长起来。”到贵州日报工作,杨七洲觉得像做梦一样。到报社后他被分到摄影组,高兴得不得了。

  初到报社,杨七洲被分配跟随丁长瑞老师学习,恰好赶上丁老师外出采访。同事让他先等一下,杨七洲心里想早点见到他。

  眼看时间快要下班了,杨七洲觉得他快回来了,于是就到街上等待,心想应该能够碰到他,果不其然,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挂着相机的人,和他想象的记者形象是一样的。

  来人不知道杨七洲,并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迟疑了一下走开了。但他走出几步后又返回来,两人就这样相识。

  在工作中,出身贫寒的杨七洲尤其能吃苦。作为摄影记者,他总是不自觉地把镜头聚焦农村,到最艰苦的地方去,全省88个县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。

  采访中,他感触最深刻的是贵州的发展变迁,尤其是交通和产业发展,《贵阳新机场通航》《铁路电气化建设》《内昆铁路全线铺通》《瓮福磷矿奠基动工》等重大历史事件被记录。

  事实上,在长达40余年的拍摄中,贵州的交通变迁、文化事业、现代化建设、体育活动等都是他关注的对象,不少贵州的珍贵影像被他记录。

  回望走过的岁月,在赤水河畔出生,从旧社会走向新时代,从食不果腹到生活富足,面对记者采访,杨七洲最想说的话是“感恩”。他说,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,很难想象他一个在大山里的穷孩子能够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。

  “交通的发展为我的退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”退休以后,杨七洲开启了和老伴一起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浪漫旅程,山东、北京、陕西等省市的旅游景点他们玩了个遍,从飞机到高铁的无缝转换带来的高效出行,让他在享受新时代贵州便捷交通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贵州的发展速度。

  如今,虽已退休多年,但他依然钟爱摄影,只要条件允许,他仍会义无反顾的背上相机,踏上行程,用摄影记录和表达他眼中的世界。

  闲暇时光,翻阅自己拍摄的历史影像,回忆起年轻时的岁月。他说:“影像是时代发展的最佳记录方式,更是历史的见证。”作为记录者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更多美好的瞬间,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贵州的发展变化。

  近年来,他把自己拍摄的摄影作品汇集成册,结集出版成杨七洲摄影作品集《艺境烟云》《夕阳光影》。《艺境烟云》讲述了他作为一名摄影记者的历史见证;《夕阳光影》则以他游历祖国名山大川拍摄的纪实影像为主,讲述了一个耄耋老人对祖国热爱,该书已于近日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。

href=""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