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分类>>武威私塾
武威私塾私塾也称私学,即古代的私立学校。据《甘肃省志・教育志》载:明清以来,延至初年,甘肃城乡遍设私塾,虽一邑、一乡、一里、一间无不有之,“各处私塾难以指计”。武威地区私塾的设立有的1村1所,有的数村1所。办学的形式一是群众捐助耕地、粮食为基金,联合举办;二是家塾;三是儒生在家自设的学馆。
私塾也称私学,即古代的私立学校。据《甘肃省志・教育志》载:明清以来,延至初年,甘肃城乡遍设私塾,虽一邑、一乡、一里、一间无不有之,“各处私塾难以指计”。武威地区私塾的设立有的1村1所,有的数村1所。办学的形式一是群众捐助耕地、粮食为基金,联合举办;二是家塾;三是儒生在家自设的学馆。
私塾的学生多则数十名,少则几名。私塾每学期开学迟,放假早,学童每年就读7至8个月,学习年限不限。私塾的启蒙教材一类是综合性的读物,如《 三字经》《 百家姓》《千字文》;另一类是专门性的读物,如《千家诗》( 诗歌) 、《十七史蒙史》( 历史)、《名物蒙求》( 自然常识) 、《增广性理字训》( 经理道德) 等,并学习珠算。教学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,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,又能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,但存在着严重的体罚现象。
《民勤县志》载,光绪八年(1882年),知县汪榘莅任,下车问民疾苦,首以兴学为要务,捐设义塾使无力读书者,得有所造就。
《古浪县志》载,初期,全县乡村有私塾35所,到37年(1948年),全县累计受私塾教育者2027人(女性16人),占受教育总人数的43%。
《天祝县志》载,光绪三十年(1904年),朵什乡窑洞湾、赛什斯乡上下古城等地陆续办起私塾。(武威文体广电旅游)